1、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
中国教育部日前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2、国家医保局: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超600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达54.6%
随着覆盖面不断扩大,办理手续简单便捷,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群众从中受益。国家医保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已超过600万,达到606.36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达到54.6%。
3、我国成功发射观测效率更高的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数据产品将面向全球共享
北京时间11月5日10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又称“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广目地球科学卫星(以下简称“广目卫星”)是中国科学院首颗地球科学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研制,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
4、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去年达到249.8亿元,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亿人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近日发布《2020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据统计,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49.8亿元,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亿人,日均活跃用户约为757.75万人。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表示,网络文学历经20多年快速发展,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5、全国煤炭最高日产量达1193万吨创近年新高,能源保供稳价取得新成效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10月份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大力推进煤炭保供稳价,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煤炭最高日产量达1193万吨,创近年新高,电厂供煤持续大于耗煤,为煤炭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确保能源安全保供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煤矿核增产能释放、建设煤矿逐步投产、临时停产煤矿复产,10月份以来煤炭产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11月1日—5日煤炭日均调度产量达到1166万吨,较9月底增加超过120万吨。
6、我国将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
记者从日前闭幕的《湿地公约》第三届特别缔约方大会上获悉:《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于2022年11月21日—29日在湖北武汉举办。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此次会议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湿地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现有172个缔约方。《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由公约秘书处主办,东道国承办。中国政府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在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通过推进湿地立法、开展湿地调查监测和保护修复工程等措施,全面强化湿地保护管理。
7、北京:疫情防控高风险工作人员须全程接种
为做好疫情防控高风险工作人员的管理,防范因感染控制漏洞引发的次生疫情风险,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期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疫情防控高风险工作人员管理指引(第一版)》,该指引适用于5类人群,包括开展相关工作的一线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开展流调的专业技术人员等。
8、天津帮扶2022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发放补贴5846.7万元
为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今年9月,天津市人社局会同市教委印发了通知进行了统一部署安排。记者9日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推进,目前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向19489名2022届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5846.7万元。
9、湖南350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将调整
11月9日,湖南省发改委、省医保局联合举行在长部省属医疗机构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听证会,就12家公立医院350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广泛征求意见。
10、截至11月9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1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上海3例,山东3例,广西3例,北京1例,辽宁1例,吉林1例,河南1例,广东1例,云南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河南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39例(辽宁17例,均在大连市;河南8例,其中郑州市7例、周口市1例;河北5例,均在辛集市;黑龙江4例,均在黑河市;江西2例,均在上饶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四川1例,在成都市),含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河南)。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13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6例。